激活镇域发展内生动力
在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的赛场上,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如统筹足球战术一般排兵布阵其“五个大抓”,激活镇域发展的内生动力。
“大抓产业发展”是前锋,攻城拔寨,直接贡献产值与税收;“大抓人居环境建设”是门将,守护生态“球门线”就是守护百姓幸福的基础IM电竞;“大抓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是中场,枢纽串联攻防,梳理城镇发展脉络;“大抓体制机制改革”是教练,引领全局、调配资源;“大抓社会力量参与”是后卫,企业、群众双后卫,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在肇庆市与高要区党委政府的支持指引下,金利镇将五金制造作为“前锋产业”重点培育,推动其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着力锻造一把能刺破发展瓶颈的产业“尖刀”。
如今,金利镇聚集近8000家五金企业,年交易额高达150亿元;在“家门口”成功举办三届金博会,推动“好五金,金利造”区域公共品牌不断“出圈”。
金利镇还集中火力攻坚一批五金产业项目。金利五金智造小镇建成投产,肇庆市金属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揭牌……重点项目突破如同前锋精准的“临门一脚”,既贡献产值与税收,更提升了产业科技含量与品牌价值,推动区域制造业能级跃升。
在强劲的产业发展带动下,2023年、2024年,金利镇工业总产值保持500亿元级规模。2025年,金利镇在全国镇域经济500强中位居第339位。
人居环境是镇域发展的“关键一道防线”。金利牢牢守住风貌提升和生态治疗的“球门线”。
“攻防转换”的关键时刻,金利镇灵活调度,将吉祥物“智慧金龙”IP和金利龙舟文化元素融入市政建设,打造龙舟博物馆等文化地标;更IM电竞新三面翻、六面翻户外大型广告牌,实现城镇颜值、商业价值“双提升”。
构建坚固绿色防线,金利镇推进绿美生态建设,种植苗木1.8万余株,打造东坝村“一村育千树”示范标杆,助攻人居环境建设“制胜球”。
近年来,金利镇积极发挥中场枢纽作用,夯实社会治理基础,不断提升民生福祉。
在基础设施方面,金利镇投入200万元实施村道亮灯工程;建成金利大道等主干道及10余条市政道路,同步推进珠肇高铁等重大工程,构建功能完善的现代化交通网络。
民生工程接连“破门得分”。86亩荒地改造为滨江公园、新建垃圾中转站解决异味困扰、第二污水处理厂等项目提升城镇承载力……金利镇直击群众急难愁盼,居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重点完善公共服务配套,金利镇优化教育、医疗、商业资源,全力推进肇庆中学金利学校和肇庆金利人民医院建设,为引才留才送上绝妙“助攻”。
以科技赋能社会治理,金利镇建成智慧停车系统,利用AI技术加强“六乱”整治,深化智慧新警务和“雪亮工程”建设,构建起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从“长传冲吊”到“传控渗透”,金利镇的发展离不开“教练席”上的体制机制改革。
事权赋能激发活力。聚焦项目投资、城市建设、商事登记等关键领域,金利镇推动行政事权深度下放。截至目前,金利镇级事权总数已达215项,实现事权结构的优化升级。
政务革新畅通脉络。金利镇打造“前台受理、后台审批”一站式服务模式,落实“零跑动”“全流程网上办”,年办结量增长超2000宗;健全“小事不出村、大事镇里办”“镇级事镇级办”机制,推动服务标准化,打造高效便民服务体系。
土地破局盘活空间。2024年,金利镇成功入选全省首批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中心镇试点,并成为全市首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镇,获得5.34亿元政策性银行支持,为产业升级拓展空间。
企业端引入农文旅策划团队,打造“爱群小院”人气打卡点;盘活闲置物业打造文化交流中心,展示金利特色,激活圩镇客厅功能。
群众端召开“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动员大会,激发乡村自治活力;依托香港高要金利六围乡亲总会,联动千名同乡深化高港合作,赋能家乡建设。
品牌赛事活动成效显著。金利镇连续举办中国・肇庆(金利)传统龙舟大赛,弘扬金利龙舟精神;连续三年举办西音乐慈善晚会,吸引数万人次参与;推动“好五金,金利造”区域公共品牌、金利文创亮相“金博会”“村超”等平台,实现文化传承与产业推广双赢。
“村超”这一独特的体育现象,不仅是一场足球赛事的盛宴,更是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前,肇庆金利紧密推动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这场久久为功的实践,也像足球赛一样,需要让发展的要素精准落在关键的位置,从而激活镇域发展的各方动能。
如“大抓产业发展”对应前锋,进球多少关键要靠前锋带动;“大抓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对应中场,枢纽串联攻防,畅通城乡发展“大动脉”;“大抓社会力量参与”对应后卫,企业、群众双后卫,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关键防线”;“大抓人居环境建设”对应门将,守门员是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整个球队的基础,正如人居环境建设,是百姓幸福的基础;“大抓体制机制改革”对应教练,如帅印运筹帷幄,统筹各项资源,引领创新变革。
金利镇正以“小足球”转动“大治理”,坚持“以人为本,为效而做”的原则,统筹“百千万工程”的“五个大抓”高效运转,整合调动赛场上的各方资源,以锐不可当的产业之“锋”、灵活有力的服务之“腰”、坚实可靠的社会之“卫”、固若金汤的环境之“门”、谋定后动的改革之“帅”,排出敢闯善赢的发展强阵。
都柳岸、西江边,分别诞生了两座热爱足球的城市,一个是贵州榕江,一个是肇庆金利。
榕江因“村超”火遍大江南北,金利因足球擦亮“中国小五金之乡”。两座城市,相隔千里万里,各自演绎着不同的足球故事,但都燃放出同一种发展激情。
2025年村超赛场上,17岁小将倒挂金钩破门、40米远“世界波”惊艳亮相、小组赛上豪取三胜,提前锁定小组出线权,广东省肇庆金利诚峻队展现出“低开高走”的韧性。
此次比赛,获得多家金利本地企业联合赞助,球员胸前印着“好五金,金利造”,背后则是赞助商的标识。这种合作模式形成了“好球队带火好品牌,好品牌支持好球队”的共生关系。
这种民间支持体系与榕江“村超”的群众基础遥相呼应——后者吸引超680支球队带着地方文化参赛,将足球场变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舞台。
今年,村超全国赛组委会发布的球员资格要求有这样一条:为确保村超赛事的草根性、纯粹性、快乐性,在中国足协注册的在职职业球员及有过相关职业足球经历的不得参赛。
“草根足球”也是金利足球的基因。早在二十世纪90年代,当地企业便自发组织职工联赛。五金工厂的机床声刚落,工人换上球鞋奔向尘土飞扬的球场。
30年间,足球逐渐融入小镇肌理。从车间工人到企业老板,从厂区友谊赛到镇级联赛,从野球场到10多片真草球场,从校园青训到企业冠名球队……金利足球不问出身只拼技法,已经形成150支队伍、超3000名球员的大家庭。
“场上90分钟的比赛交流,远胜2个月的餐桌交谈。”金利镇足球协会主席梁贤华说,金利踢足球的基本是做五金的人,他们有着自己的五金作坊或工厂。足球在金利有着浓厚的氛围,来采购五金的外国客商都加盟金利足球协会,踢完球还会到周边的乡村景点逛一逛。
在金利,足球与产业发展共融共生,体育与镇域发展血脉相连。黔东南打造“村超+村BA+村T”三大IP带动文旅热度增长197%,金利则探索“五金+龙舟+足球”的产城融合发展新路径,激活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与行政赋能三大要素。
“广州看花市,金利看龙舟”。出征贵州“村超”之际,2026年金利龙舟大赛发布会同步召开,宣布又一项“草根运动”将在金利这片热土上激情上演。
金利龙舟传承了数百年,村村有龙舟,户户有扒丁。每逢五月初一,西围涌内便上演龙舟竞渡,20多万群众到场观看80多艘龙舟“狂飙”。借鉴贵州“村超”出圈秘诀,金利镇将精心谋划2026年龙舟大赛,塑造岭南独特文化品牌,促进传统竞技的创造性转化。
当金利球员在榕江球场踢出精妙短传,他们身后是金利镇约8000家五金企业车床的轰鸣;当侗族大歌在“村超”看台响起,歌声中流淌着苗岭少年的拼搏野性。
草根体育的蓬勃生命力,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与“百千万工程”的引擎。金利与榕江正凭借自己的“足球语言”,在全国舞台上鲜活 “出圈”。